2021年5月9日星期日

如何用低價得到更好的音響音色 Low cost VS Great Music


如何用低價得到更好音色




        這類鍍金插頭有用嗎?當然是沒有,為何?你可以買一個鍍金插頭,插座呢?找不到有成品售賣,又如何,付錢找人去鍍金便可以,電源線你可以買鍍金的,那插座的電源線呢?各個保護器件如何?而且在公共系統你可以嗎?電力公司的資產你也可以嗎?無能為力吧!更何況你無法阻止鄰居製造諧波影響你,就算是你在自己家中使用照明及雪櫃等......也會令波形產生負面影響。(所以還是別花金錢在這方面吧)
        那有其他方法嗎?那先了解一下,甚麼原因令音質出現問題,各個音響生產商希望解決的問題。


交流電 Alternating current

        首先要了解交流電的波形,它是一個正弦波。




純直流電的波形 Prue Direct Current 只是一條純直線。



整流後,直流電的波形,像一個一個排列的山谷。




瀘波後,直流電的波形 D.C with Ripper,成了鋸齒狀。



失真 Distortion

        由於音響系統內各個電子零件,也是以直流電來驅動,進入揚聲器更是直流電,或是說是一個脈動電源,但一般家庭音響組合也是由交流電電源來供電,經過整流後得出的直流電來使用,問題便是整流後的波形出現Ripple,這些Ripple進入揚聲器便形成失真,當然以一組較大功率的組件來播放也可以減少失真情況。
        因此各個音響生產商其中一個重要設計便是針對這個問題來提升音響質素。
        所以一套萬多元的音響組合,在內容的電子零件跟一套十萬多元的音響組合,其他相差不遠。

        更重要的是......市電的真實波形是這樣的,所以整流後的直流波形在實際上會比上面的鋸齒波更難看。




車機 Car HiFi system

        其中一套數千港元的汽車音響可以比美數萬港元的家庭音響組合,甚至更貴的,原因何在呢?簡單來說便是因為汽車音響的電源供應是由汽車內的電池供應,是一個純直流電。









        當然如果你在家中組一台汽車音響,但是以電源供應器來提供電力,那麼跟普通家庭音響組合沒有分別,想完美便要在家中便用電池來實現電源供應。


歡迎試音 ^_^y 但只限奧克蘭






在YOU TUBE訂閱時影片更新更快

本人的YOU TUBE連結


在YOU TUBE訂閱時影片更新更快
本人的YOU TUBE連結

申請你的紐西蘭電業牌照及駕駛執照
Application your EWRB and Driving License in NZ
applicationnz.blogspot.com

紐西蘭生活 New Zealand Live
newzealand1943.blogspot.com

香港遊蹤  Signseeing Hong Kong
sightseeinghongkong.blogspot.com

同路英雄

http://elvissharing.blogspot.com/

www.dinhaylo.com

https://e-m-life.blogspot.com/



9 則留言:

  1. 大大, 咁如果家裡整個UPS, 再比個車機, 咁可唔可以提升聲音質素?

    回覆刪除
  2. 數萬港元的貴價UPS也是純正正弦波,數千港元平價UPS更只是仿正弦波,所以只會更差,一個45AH的汽車電池也只是千多元。

    回覆刪除
  3. Mike你好, 我也同你一樣在(89/90)於葵芳的職業訓練局完成一年制的電氣打磨維修技工課程, 我當年的課程編號是0351/B, 或許我們是同學吧!

    回覆刪除
  4. 唔想公開名字, 電郵方便嗎?

    回覆刪除
  5. 電器博士:
    点解微波爐會不動聲息而壞了?突然停了,冇燈,再試插電掣也不動,究竟是什麼壞了?

    另外,有開關掣的插電線燈,幸好冇着火,但為什広開關掣會突然溶及消了?

    回覆刪除
  6. 微波爐內裡組件較多,久了會壞也正常,還是找人上門修一下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維修人員的費用通常為每小時 70至100元。材料另計。 總成本可能最少要到 100至400元不等,平均也可能約為 150元。

      查過零件價格大約是
      磁控管 Magnetron:$50-$100

      轉盤電機 Turntable Motor: $15-$100

      門 Door:$100-$300

      所以唯有只好買一個新的微波爐😩😩😩

      刪除

任何人留有政治言論,個別使用者將會被隔離這個網誌,或留言系統將會被限制,甚至關閉。
所有技術性問題,必須在網誌內進行提問,讓其他人也可以觀看,其他社交軟體一律不作回應,所以不用償試在其他社交軟體尋求一對一的提問。
如果進行匿名留言,有時候系統會當作垃圾訊息,需要審批才會出現,時間上會較遲。